一、机构沿革
1978年5月2日,县革委永革〔1978〕28号文件《关于县科协成立的通知》,组建县科协委员会,共由13人组成,任命殷世禄为主任,吴子明、李仁林为副主任。由于对科协的性质、任务不甚明确,加之人员变动,基本没有开展活动。
1983年9月,永定镇科学技术协会率先成立,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共81人,民主选举产生委员会,尹丕忠任主席,兰玉安任副主席兼秘书长。
1984年9月12日,永仁县委下发永发〔1984〕68号文件《关于召开永仁县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决定》。是年11月1日至2日,召开了第一次科协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0人,民主选举产生科协委员会,由23人组成。并经县委〔1984〕76号文,批准彭加良任主席,赫正礼、杨灿芝任副主席。科协办公室设县科委内。
1985年2月,成立维的乡科学技术协会,出席代表30人,选举产生了科协委员会,由李植康任主席、苏朝贵任副主席兼秘书长。
第一届县科协成立以来,组建了专业学会(协会)6个,即:林学会、医药学会、建筑学会、会计学会、珠算协会、青辅协会;乡(镇)科学技术协会2个,即:永定镇、维的乡。并积极辅导开展科技活动,以极大的热情调动科技人员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积极性。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术交流、咨询服务、科普专栏、图片展览等科普宣传。
1989年11月11日,召开第二次县科协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0名(其中:正式代表88人,特邀代表12人),民主选举产生科协委员会,由17人组成,由谭荣鹏、张自金、杨灿芝、姜存孝、陈德清5人任科协委员会委员,谭荣鹏任主席,张自金、杨灿芝任副主席,杨灿芝兼任秘书长。
1995年3月28日,在永仁县城召开永仁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54名(其中:正式代表127人,特邀代表27人),民主选举产生科协第三届委员会,由17人组成(附名单),等额选举谭荣鹏、唐富春、李本元、马学文、李茂森、李天荣、鲁永喜7位同志为永仁县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谭荣鹏任主席,唐富春任副主席兼秘书长。
2000年12月13日,在永仁县城召开永仁县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62名(其中:正式代表134人,特邀代表28人),民主选举生产科协第四届委员会,由16人组成(附名单),由赵正洪、鲁玉珊、杨卓声、汤红义、李天荣、阿自贤6位同志为永仁县科协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县委副书记李永仁兼科协名誉主席,赵正洪任主席,鲁玉珊任副主席兼秘书长。
2008年3月28日,召开第五次县科协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30名,民主选举产生科协委员会,由9人组成,由赵正洪、鲁永廷、罗贵生、李云明、蒋明书、汤红义、殷忠平、阿自贤、罗思祥9人任科协常务委员会委员,赵正洪任主席,鲁永廷任专职副主席,罗贵生任兼职副主席。
二、主要工作及重大活动
(一)重大活动
1984年
11月1日,举行永仁县第一届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0人,选举产生委员会,彭加良任科协主席,赫正礼、杨灿芝任副主席。
1985年
2月,永仁县卫生学会成立,有会员65人。
2月,成立维的区科学技术协会。
5月,永仁县建筑学会成立。
△为加强农村科技管理,据省、州科委决定区(镇)各招聘一名科技干事,专职科技管理工作。
1986年
11月,成立会计学会、珠算协会。
12月,成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1989年
11月11日,召开第二届县科协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0名,选举产生了由17人组成县科协委员会,谭荣鹏任主席,张自金、杨灿芝任副主席,杨灿芝兼任秘书长。
△万马科协成立。
1995年
3月28日,在永仁县城召开永仁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54名(其中:正式代表127人,特邀代表27人),民主选举产生科协第三届委员会,由17人组成(附名单),等额选举谭荣鹏、唐富春、李本元、马学文、李茂森、李天荣、鲁永喜7位同志为永仁县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谭荣鹏任主席,唐富春任副主席兼秘书长。
1997年
在云南省科技厅、楚雄州科技局的支持帮助下,永仁县筹划建设科普长廊,由省科技厅提供资金10万元,州科技局提供5万元,于1998年在县城工人文化宫内建成永仁县科普长廊20块。通过开展经常性科普挂图、科普资料宣传,促进了全县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工作,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对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促进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00年
12月13日,在永仁县城召开永仁县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62名(其中:正式代表134人,特邀代表28人),民主选举生产科协第四届委员会,由16人组成(附名单),由赵正洪、鲁玉珊、杨卓声、汤红义、李天荣、阿自贤6位同志为永仁县科协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县委副书记李永仁兼科协名誉主席,赵正洪任主席,鲁玉珊任副主席兼秘书长。
2004年
邀请省科协科普大蓬车到永仁县城、宜就集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时正值永仁“两会”召开,各种科普资料、农业科技小知识、科技小册子在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及广大群众中争相传阅,中小学生对科普大蓬车中的各种展具、展品饶有兴趣,积极参与了电脑乒乓球赛、九连环等益智科普游戏。
2008年
3月28日,召开第五届县科协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30名,民主选举产生科协委员会,由9人组成,由赵正洪、鲁永廷、罗贵生、李云明、蒋明书、汤红义、殷忠平、阿自贤、罗思祥9人任科协常务委员会委员,赵正洪任主席,鲁永廷任专职副主席,罗贵生任兼职副主席。
(二)主要工作
1、充分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抓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每年年初都印发了“永仁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对我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建设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等各项任务在各有关部门都得到了细化分解,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具体化。
2、加强城乡科普宣传。永仁县科学技术协会紧紧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共建和谐永仁”主题,充分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知识产权日”等,联合县级各部门、各乡(镇)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社会”的经常性科普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法律、法规,科普知识,良种推广,疫病防治,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等系列科普知识宣传。五年来,科协系统共展出“艾兹病预防、禁毒、青少年心理健康、农村实用科普常识”等科普展板1398多块,散发科普宣传资料58150多份,开展科普咨询20000余人(次),参观人数达94500多人(次)。
3、坚持以“农函大”为龙头,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做好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和申报工作。“农函大”是提高农民实用新技术,依靠科技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的农函大办学工作始终坚持联合办学路子,本着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原则,坚持“实用、实效、实际”的办学方针开展。在全县七乡镇及“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招收“农函大”学员8520人,开办了《蚕桑种植》、《蔬菜种植》、《核桃种植》、《烤烟种植》、《板栗栽培》《彝绣》等多个实用专业。其中,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占学员总数的41%,妇女占学员总数的23%。在办学过程中,一是抓好培训教材和经费的落实,共解决办学经费280800元,发放培训教材8520套;二是抓好集中面授培训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使学员真正撑握一定的实用新技术,“十一五”期间,永仁县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各专业辅导教师深入各乡镇、村开展开班面授,组织集中专题辅导,现场辅导农函大学员8520人(次),到2011年年底,全县8520名农函大学员已按教学计划完成结业考试,结业率达100%。在培训的基础上,对确实掌握一定实用新技术,具有较强带动致富能力的乡土实用人才,组织申报农民技术职称,截止2011年年底,全县共评晋农民技术职称1011人。
4、抓好历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科学技术学术年会组织工作。与教育局配合,共组织了339幅科普绘画,42篇科幻作文送州上参评,激发了青少年热爱科学的积极性;联合县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部门推荐了《“长治”第七期小流域治理工程对永仁展贡献的评估》、《永仁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永仁县2008-2009年碘缺乏病监测分析》、《1起体表感染型炭疽疫情爆发调查》等51篇论文及其作者参加历年“楚雄州科学技术年会”交流,使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得以充分展示,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5、做好农民专业协会管理和发展工作。永仁县科学技术协会始终将农民专业协会管理和发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对原有协会抓好指导管理,帮助建立协会活动室,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协会发展能力;二是抓好新协会的组建发展工作,截止2011年年底,全县共发展了农民专业协会126个,会员15084人;三是抓好协会会长培训。针对协会发展不平衡;农协会会长、秘书长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各协会之间沟通少,信息共享、合作经营少等问题,县科协多次邀请州级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认真分析永仁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并积极组织发展较好的协会会长参加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骨干培训班培训。通过培训,使我县农民专业协会的管理和发展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四是抓好典型农协会的宣传,认真组织开展楚雄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的创建,对各示范协会的章程、制度进行了规范,帮助协会理清了发展思路;五是积极为农协会争取项目。对具有较好带动示范作用的协会,县科协积极向省州争取,向中国科协申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有多个协会和会长分别获集体和个人奖。通过抓管理、抓提升、抓典型、抓发展,我县农民专业协会逐步走向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格局,并按照一个协会一个产业、一个品种的运作方式开展活动,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活力,在运用、推广、普及科学技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已成为新时期促进永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6、抓好科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科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2011年,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更好地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动全县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永仁县科协命名“永仁县莲池肉鸭养殖营销协会”等10个单位为“永仁县科普示范基地”。并对科普示范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对命名的科普示范基地进行跟踪调查、定期检查和抽查,以确保科普示范基地的质量。并要求被命名为科普示范基地的单位,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加快永仁县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示范基地科普能力提升项目,上报“2011年云南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1个,“2011年楚雄州社区科普益民计划”1个,“2011年楚雄州科普惠农兴村先进示范单位”3个,目前到位项目资金9.5万元。
7、积极向上争取扶持项目。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县科协进一步更新观念,将学习活动付诸于工作实践,加强与省州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向省、州科协申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五个一工程”12个、“七个一工程”1个、“以奖带补项目”3个、“科普项目”3个,共争取项目资金1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我县县、乡、村和农民专业协会的科普服务能力。
8、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工作。为进一步巩固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教育培训成果,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科技素质,根据《永仁县2008——2012年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计划》,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科协、县科技局等部门领导深入调研,汇总了各乡镇的教育培训需求,按照“菜单式选学”的要求,及时召开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相关单位,由永仁县农村科技讲师团,结合党在农村的惠农政策,讲授党的政策法规,提高农村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政治素质;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动植物病害防疫防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初加工和营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实用技术培训。截止2011年年底共举办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培训班75场(次),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6000多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建设活力永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三、工作人员名录
(一)县市科协历任主席、专兼职副主席
(二)县市科协机关现职工作人员
(三)乡镇科协历任秘书长
永定镇秘书长:夏永毕 文兴平 沈荣
莲池乡秘书长:丁顺德 孙玉洪
宜就镇秘书长:熊兴武 黎文德 胡羊萍 李学美 钟祥菊 廖明花 李虹星
猛虎乡秘书长:尹值翠 倪永泽 殷继良
维的乡秘书长:起加才 杨晓龙 李红升 起绍武 杨德伟
中和镇秘书长:杨永洪 吴加寿 胡杨 夜明珍 李晓玉 起天文
永兴乡秘书长:付永云 陈宗宝 李友元 马贵成 陈永忠 郑维尧 李翠安
万马乡秘书长:李培寿